
李思泽教授,本科毕业于南昌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赴北师大读博士。1982年以来,李老师一直从事高校数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美国《代数通讯》以及《中国科学》、《数学学报》、《KYBERNETE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三十多篇学术论文。在北京交通大学任职期间先后获得“智瑾奖”,“优秀主讲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学成果奖”称号。并被北京交通大学聘为“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第一批特聘教师”。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在加拿大舍布鲁克大学做学术访问。国家铁道部首席专家钟章队教授领导的无线通讯团队聘请李老师为该团队的数学专家。
黎传琦副教授,出生于教师世家,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黎老师走上了教师岗位,在北交大一边读博士一边任教。出色的教学工作让黎老师获得“学校示范课老师”、“首批优秀主讲教师”、“交大‘三育人’”等荣誉称号,自1999年以来积极探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持并参与了国家级、北京市级以及北京交通大学的多项教改项目,发表了多篇教学改革论文,先后获得多次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同时担任北交大民主促进会支部主任、关工委副主任,被北京交通大学聘为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第一批特聘教师。
埋头执教 甘于奉献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两位老师执教三尺讲台转眼已经37年。37年来,李老师夫妇对待教学的热情一如既往。
在同事的眼里,李老师善于与他人沟通,对待科研严谨、认真,“遇到问题,我们经常探讨到深夜。”
在学生眼里,黎老师温柔亲切,教学工作细致,对待学生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无论我们学习还是生活上遇到什么问题,黎老师都会尽量的为我们提供帮助”。
高等数学是一门十分抽象的课程,也是一门令不少大学生头疼的课程。为避免学生上课吃力,两位老师从实际出发,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不断潜心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中要因材施教,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位老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方便、快捷地展示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运动的图形,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使所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定义、定理的实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求知欲,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努力做到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独立思考,与教师平等地讨论问题,促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紧张而有序。
“对学生课业上要严格要求,生活中要热情关怀” 经管学院的学生们总是称呼黎老师为“黎妈”。北京的冬天尤其寒冷,初来乍到的南方学生没带足过冬的衣服,黎传琦老师担心他们受冻,就把自己孩子的棉衣、羽绒服送给他们穿。“学习上我对他们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上课不允许有迟到、缺课现象。尽管我现在在威海,还是经常收到他们的问候。”学生对老师的爱戴给了黎老师莫大的慰藉。
钟情教育 桃李芬芳
两位老师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责任。他们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为数学系和思源班学生讲授“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为全校硕士生讲“矩阵分析”、为博士生做“现代数学讲座”。在其所指导和培养的学生中,不少人毕业后迅速成长为大中型企业董事长、高校专家学者、管理部门重要领导等骨干人才,有中科院计算所高通量计算机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腾讯的副总,联想集团部门经理和国内外读博的学生等,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看着逢年过节手机或邮件里学生对我们的祝福,看到他们现在都有好的发展,真的非常骄傲和莫大的欣慰。” 谈到得意门生,黎老师显得非常兴奋。
伉俪情深 家庭事业两不误
“我们在南昌的时候就已经成家了,来到北交大时孩子已经10多岁了。”说起往事,黎传琦老师沉浸在曾经的岁月里,言辞间流露出几分感慨。采访过程中,李老师一直关注着黎老师,说到动情之处便会轻拍黎老师的肩膀。
那时候的两位老师工作比较辛苦,常需要起早贪黑。无论是李老师在北京读博的时候,还是去加拿大做学术访问的一年,黎老师一方面为抚育孩子承担了责任,另一方面依然心系学生,工作上甚至比男同志更拼。李老师几十年能够专心于教学与科研并获得累累硕果,无疑与妻子在家务上勇挑重担、乐于奉献密不可分。
不忘初心 矢志威海再出发
目前两位老师大部分的时间留在威海校区,除了讲授16、17级的微积分课程,还利用周末时间筹办了“数学竞赛班”。为发掘校区优秀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热情,2017年10月,两位老师对将参加数学竞赛的威海校区的6位同学答疑解惑,并带领他们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2名同学实现交大威海校区数学竞赛零获奖的突破,并斩获国家二等奖、省级二、三等奖的殊荣。在校区领导的支持下,今年在一场模拟考试后,经过筛选招收了50余名同学成立“数学竞赛班”,该班目前已正常运作两个月。两位老师利用辅导、小组学习、演讲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演讲水平。“看到学生这么热爱数学这个学科,我们很欣慰。能把这群学生聚拢在一起,发掘他们的数学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也是我们很骄傲的事情。”李老师谈起学生,满眼都是激动与期望。
教学中的李老师沉着冷静、铿锵有力,黎老师慢条斯理,娓娓道来。课间不停的有学生上前咨询问题,黎老师都不厌其烦的耐心解答,直到下一位老师走进教室 。


【李老师夫妇在威海校区任教】
教书,是李老师夫妇从事了一生的事业。个中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有鲜花和掌声,也有欢笑和泪水。“我们的生命和教师、教学是分不开了,只要学校需要,只要我们还干得动,我们就要坚守在教师岗位上。”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两位老教师的真挚的心声,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不曾忘却的初心。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讲台上这一携手,已是30余载光阴荏苒而过。
(通讯员 刘冰荔)